✔
解读
杜甫写作“出塞曲”多首。先写的九首称“前出塞”,后写的五首为“后出塞”。
鉴赏
『挽弓当挽强,用箭当用长』
原诗意思是:善拉弓的拉强弓,会射箭的用长箭。想射人,先要把马射倒;想捉贼,先要把贼王捉住。杀人应该有限制,各国都有自己的疆界。如果能够制止侵略,又何必多杀人呢?
杜甫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人们对战争的态度。唐初不断对外用兵,一直到天宝安史之乱以前,人民从军戍边的劳役一直没有间断。杜甫在这组〝出塞曲〞的第一首中,就明确地反对君王热衷开边所加于人民的苦难:〝君已富土境,开边一何多!弃绝父母恩,吞声行负戈!〞
后人常引用杜甫诗中〝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〞的话,来说明办事必须先抓住最主要的环节。
『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』
要射倒一个人,就要先射他骑的马;要捉拿一群贼,就要先捉他们的王。
这句诗形容做事首先要抓牢关键:敌就要攻到要害,捉贼要先捉贼头。无论做任何事情,只要能把握住重点,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。
注解
前出塞:出塞、入塞是汉朝乐府曲旧有的曲名,以歌唱边塞战斗生活为题材。
疆:疆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