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圣坛

诗词圣坛


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
 
李煜 《浪淘沙・帘外雨潺潺》

诗词名句检索
诗句  名称  作者
 


 

凉州词

王之涣
黄河远上白云间,
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羌笛何须怨杨柳,
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 
 
鉴赏
『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』
黄河的河水源远流长,仿佛是从高耸天际的白云间一直奔流下来;一座孤城,寂寞地坐落在万丈高的山间。
王之涣的这首《凉州词》,又称《出塞》,是极为有名的边塞诗。〝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〞这两句描写黄河从云端滚滚而来,孤城荒凉幽渺,景象苍茫悠远。

『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渡玉门关』
羌笛何必幽怨地吹着那凄凉的《折杨柳》呢?因为那柔和的春风,是吹不到玉门关来的。
这两句诗描写征夫远在边关,乡愁无限。说是不须怨,其实是怨更深。
〝春风不度玉门关〞说明塞外不见春色,因此征夫的凄苦更深,乡愁更重了。

『春风不渡玉门关』
这是作者初入凉州(今甘肃省武威) 时所作。当时内地已春暖花开,杨柳青青;凉州一带还相当寒冷,杨柳刚露青;而玉门关外更冷,杨柳尚未发芽。作者目睹当地景色,耳闻羌笛吹奏的〝折杨柳〞调,而写出这首诗。原诗意思是: 遥望黄河上游,像是一直伸到白云上空,一片孤城坐落在耸入云霄的高山之中。羌笛呀!你何必吹奏〝折杨柳〞的曲调,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!〝春风不度玉门关〞这句诗后来比喻某种思想 (多指好的方面) 到不了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。现在引用,有时一反原意,把〝不〞字换成〝已〞字,比喻正确思想深入人心。

注解
《凉州词》又名《凉州歌》,古乐曲名,原为凉州一带的歌曲,唐代诗人多用此调填歌词,描绘边塞风光和战斗情景。
黄河远上:或作黄河直上
仞:古代以周制八尺为 一仞。
羌:中国西部一个少数民族。
羌笛:羌族的管笛
杨柳:〝折杨柳〞,古代曲名,是一种幽怨的离别曲; 这里借指杨柳树,含有双关义。
玉门关:在今甘肃省敦煌县境,是当时凉州最西境。